EN 怀念旧版
首页» 新闻动态» 新闻中心» bat365的登录入口唯一网址“守护理想之光——好记者高校行”活动圆满落幕

bat365的登录入口唯一网址“守护理想之光——好记者高校行”活动圆满落幕

发布日期:2023-12-26浏览次数:

12月20日,由中国记协与bat365的登录入口唯一网址共同举办的“守护理想之光——好记者高校行”bat365的登录入口唯一网址站顺利开展。活动邀请了经济日报产经新闻部主任、高级编辑徐涵,工人日报劳动保障版编辑、记者李丹青和北京卫视医疗纪实节目《生命缘》总导演杨懿丁出席活动,师生共同探讨了融媒体环境下主流媒体记者如何客观理性地报道社会广泛关注的民生热点问题。

bat365的登录入口唯一网址院长张洪忠出席会议并致欢迎辞

我衷心希望同学们能够以此次活动为契机,拓宽视野、增进交流,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能力和综合素养,同时也期待未来有更多的优秀bat365的登录入口唯一网址的新闻传播学子在新闻战线崭露头角,为我国新闻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

2.jpg

经济日报产经新闻部主任、高级编辑徐涵:

一篇好的深度报道一定要深入社会实践、直面发展中的问题,要以问题为导向来揭示问题背后的成因、解决的方法。最重要的就是思考问题要深、采访时间要长、选题站位要高。

我们做调研报道的选题有三个维度:一个是经济热点,这里仅有经济是不够的,还要有热点问题,比如煤炭问题、耕地问题等等涉及国计民生的重大问题。

第二是业内关注、业外也关注,特别是强调要和高质量发展的要求挂钩,不能跑偏。

三是要有可操作性,选题不求大求全、求吸引眼球,要做能够做成的。

做好深度的经济报道要见人、见事、见物,想深、想透、想全,写细、写活、写准,用心、用力、用情。

3.jpg

经济日报产经新闻部主任、高级编辑徐涵

工人日报劳动保障版编辑、记者李丹青:

我今天分享的主题是“新媒体时代,好故事依然来自新闻现场”。我们采访外卖小哥、快递小哥、货车司机等新就业形态劳动者,讲述他们的故事,展现他们所面临的“痛点”“难点”,探讨推进问题和争议的解决的方法。

回顾这组报道从策划到采访执行和发布的全过程,反映了主流媒体在新媒体时代仍然具有的独到优势。

一是采访比较全面。这组报道,组织了14位记者在北京、广东深圳、四川成都、浙江杭州、辽宁沈阳等12个省13个城市进行多地多部门的联动采访,反映了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所面临的问题和情况具有普遍性。

二是内容比较丰富。追踪采访了20多位新就业形态劳动者,聆听他们的故事,实地走访、体验他们的吃、住、行、医等现状。他们的行业和经历各有不同,但面临的“痛点”“难点”相同。

三是报道有深度。报道既以细微笔触抓住他们日常工作和生活中的典型细节,呈现新就业形态劳动者的故事,使读者产生共情,同时,配发分析性评论文章,对怎么加强他们的权益保障进行剖析、评论,提出建议,体现了新闻工作的建设性作用。

这组报道体现了工人日报为劳动者权益鼓与呼的报道情怀。我也深刻体会到脚底板下出新闻的真正含义——在新媒体时代,新闻依然在脚下、在现场,没有捷径。抵达现场永远都是记者最本质的冲动;抵达新闻现场、实地调查研究依然是今天的新闻采编基本功。

4.jpg

工人日报劳动保障版编辑、记者李丹青

工人日报劳动保障版编辑、记者李丹青。北京卫视医疗纪实节目《生命缘》总导演杨懿丁:

我作为一名记者的理想,就是通过镜头来记录下世间冷暖和世间美好。而我们《生命缘》栏目的理想,就是要客观地记录下每段真情故事所展露出来的医学奇迹。

进入隔离病房的时候特别匆忙,我只有一身衣服、裤子。因为要时刻进入到隔离病房、门诊、急诊,身上可能会带有细菌,所以不停地用84消毒液去清理遗留下斑驳,虽然难看,但是它就是我们作为一线记者最美的勋章。

疫情期间我因意外大面积烫伤,但每天必须穿着三层防护服进到隔离病房进行拍摄,出来的时候满手都是水泡,后来就成了手上的伤疤。汛情报道中,我徒步8公里前往受灾的村庄,途中右脚不幸受伤,村民们给了我一副拐杖,我完成了接下来5天的报道工作。

伤疤和拐杖,都是我的勋章。

这些勋章,让我找到了每次出征的意义,我们不为什么,就是自己肩上的两个字——责任,我们有责任记录下更多真实的医疗故事,来展现生命的版图,去传播医学科普知识,让更多的患者来有直面问题的勇气。

5.jpg

北京卫视医疗纪实节目《生命缘》总导演杨懿丁

三位嘉宾的分享引发了在场新闻学子的思考与共鸣,讲述完毕后,进入互动交流环节,同学们踊跃提问,三位嘉宾对此展开了针对性的回答。

6.jpg

问题一:如何在就业选择的时候明确就业岗位呢?

徐涵说:“多出去走一走,看一看,用自己的笔把感兴趣的事情写出来,明确最初的想法,在选择的时候自然就有答案了。”

杨懿丁说:“我当初的理想是当一个电影导演,误打误撞进了电视台,但是我是学动画的,所以学什么专业都不影响你去做一名记者,只要你在这方面深耕都可以成为一个有影响力的媒体人。”

李丹青说:“可以一直去尝试,去报社、去电视台实习,看自己到底想去哪儿?然后再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爱好做一个职业选择。”

问题二:什么人让你更加坚定从事劳动保障领域的新闻采编工作?

李丹青答道:“所有我的采访对象,我觉得他们愿意接受我的采访,愿意跟我分享他们的经历,共同推动一些问题的解决,我们自己本身就是担道义的记者,我觉得他们都愿意,我们就更加责无旁贷了。”

问题三:当自身的生命安全和新闻报道有所冲突的时候,我们应当如何考量一个新闻的价值?

杨懿丁答道:“其实我们在每次接到任务的时候,第一时间是真的没有想到这个地方危不危险、要不要去,根本没有时间去思考这个问题。我们还是以一个客观记录者的身份去面对这一切。危险都是事后回过头来看,才知道那个地方有多危险。没有太多的想法,只是召必战、战必达。”

问题四:如何使经济类报道在保持专业性的同时也能让普通读者看得懂,且愿意看?

徐涵答道:“在新闻报道领域不断学习,只有学深、学透、想明白,你才能把很专业的问题翻译成大家都能明白、听懂的问题。”

问题五:媒体实践过程中如何进一步吸引年轻群体来关注健康传播?

杨懿丁答道:“《生命缘》有一个天生的优势,是在把高深的、难懂的医学知识通过故事的形式、通过医患故事和医学故事讲述给大家听。一说到故事可能大家的接受程度会高一些,这也是这么多年来我们广受老百姓好评的一个原因。”

问题六:成为一名记者需要具备哪些素质?如何提高这些素质?

徐涵说:“只要你善于学习、勤奋、又不怕吃苦,我觉得对任何一个年轻人来说不管干什么都是可以成功的。”

杨懿丁说:“作为一个新闻人,要有一双敏锐的眼睛,哪里是新闻,你要干什么,你要把镜头冲那儿,这是非常关键的。一个记者的敏锐度,需要常年积累,只有积累才会让你有这方面的能力。”

李丹青说:“需要有一种持续学习的能力,因为记者是不停输出的工作,也是一个创造性的工作。”

7.jpg

最后,在热烈的掌声中,师生共同合影留念,活动圆满结束。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微信

扫码分享

Baidu
sogou